劉邦和項羽爭奪全國政權的戰爭。秦朝滅亡以后,公元前206年,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十八個諸侯王,將劉邦改封為漢中王。劉邦對項羽毀約,十分惱怒,欲與其決戰。公元前205年,劉邦乘項羽與其部下田榮、田橫打得不可開交之時,一舉攻占項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蘇徐州)。項羽聞訊,迅速回師,劉邦大敗。雙方在滎陽、成皋(今河南滎陽西北虎牢關)一帶對峙。后劉邦聯合楚軍英布、彭越...【閱讀全文】
福康安(? -1796年),富察氏,清滿鑲黃旗人。乾隆時任侍衛,授戶部尚書、軍機大臣,后任封疆大吏。其武功高強,多次鎮壓民眾起義并立累累戰功。后封貝子,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因其極受乾隆寵信,民間傳言其為弘歷的私生子,不足信。在乾隆朝,孝賢皇后的娘家富察氏一門確實是當時最為顯赫的官宦人家之一。追究其原因,不少人認為是由于弘歷對孝賢皇后去世極為哀慟,進而情及外戚之故...【閱讀全文】
唐玄宗貴妃。小字玉環,山西芮城西南人。父早死,寄養于叔父楊玄圭家。她聰明美麗,曉音律,善歌舞。原為玄宗之子壽王李瑁妃,后被玄宗看中,召入宮中。天寶四年(745年)冊封為貴妃,深得玄宗寵愛。因她得寵,她的三個姊妹也分別被封為虢、秦、韓三國夫人。堂兄楊國忠被升任宰相。楊氏貴戚集團構連甲第,窮奢極欲,揮鞭走馬,晝夜玩樂,終于引起了安祿山發動的叛亂。...【閱讀全文】
岸信介——現日本即將上臺的首相安倍晉三外祖父。日本自民黨第3任總裁、前日本首相,二戰甲級戰犯。原姓佐藤,已故前首相佐藤榮作的胞兄,過繼后改姓。1920年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法律科。1935年任農商務省工務局長。1936年任偽滿總務廳次長。1940年回國任商工省政務次官。1943年任東條內閣國務大臣兼軍需省次官。戰后以甲級戰犯罪被捕,1948年12月獲釋...【閱讀全文】
巴士底獄
十四至十八世紀巴黎的城堡式國家監獄。巴士底的原意是城堡,法國許多地方都建有巴士底。巴黎的巴士底建于十四世紀。十六世紀開始主要用來囚禁政治犯,成為法國封建專制制度的象征...【閱讀全文】
玄武門之變
唐高祖次子李世民與長子李建成爭奪皇位繼承權的政變。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先發制人,伏兵于長安宮城的玄武門發動政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閱讀全文】
火燒圓明園
1860年10月13日,英法聯軍占領北京后,大肆搶劫。為了消滅罪證,于18日縱火焚燒了圓明園。圓明園是清朝皇室的一座別宮,由圓明、長春、萬春三園所組成。經營一百多年...【閱讀全文】
五四運動
中國人民進行的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運動。它是在十月革命影響和國內工人階級壯大的條件下發生的,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閱讀全文】
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首都北京天安門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世界上最大的政治事件,它標志著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閱讀全文】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全稱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又稱“十年動亂”。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被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團所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閱讀全文】
鄭和、哥倫布、達伽馬的航海活動
鄭和原姓馬,小字三保,云南昆陽(今云南晉寧)人。他出生在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家庭。祖父和父親都曾經去過伊斯蘭教圣地麥加朝圣,所以被尊稱為“哈只”。...【閱讀全文】
臥薪嘗膽,終復大仇
越國被吳國打得大敗,勾踐只得向吳國投降,俯首稱臣。勾踐忍辱負重侍候了夫差三年,才被放歸越國。勾踐回到越國后,決心不忘大恥,勵精圖治,振興越國,以復大仇。...【閱讀全文】
仰韶遺址
位于洛陽城西75公里處澠池縣仰韶鄉仰韶村。面積3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4米,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遺址。著名的仰韶文化即以1921年首先于此處發現而得名。...【閱讀全文】
吐蕃王朝的衰亡
贊普墀松德贊在位后期,向四鄰進行武力擴張,大量損耗了吐蕃本土人力和物力,隨著疆域的開拓,大片經濟文化先進的地區進入吐蕃的統治之下,吐蕃以一個落后的奴隸占有制政權...【閱讀全文】
齊民要術
以總結北魏以前黃河流域精耕細作技術為中心,包括農、林、牧、漁和農副產品加工技術知識的農學巨著,是中國古代完整地保存下來的第 一部綜合性農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農學名著之一...【閱讀全文】
天人合一
中國古代關于天人關系的認識觀點。一為唯心主義“天人合一”觀。認為天道決定人事,人事亦可感知天道,天人合而為一。源起于先秦, 《尚書·泰誓》: “天祐下民,作之群,作之師。”...【閱讀全文】
一代女皇:武則天
名曌,并州文水 (今山西文水)人,中國第一位女皇帝。其父武士,原為木材商,其母楊氏是繼室,生三女,則天排名第二。公元636年,太宗長孫皇后去世,則天因有容貌被選入宮,賜號武媚。...【閱讀全文】
元謀人的年代
元謀人年代的討論是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問題,關系到我國人類歷史究竟始于何 時。元謀人化石自1965年發現以來,學術界對其地質時代和絕對年代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閱讀全文】